第85章:沉甸甸的20块钱-《楚河记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牛红也满心不可思议。
    而一直没吭声的陈文娟则忽然说道:“那他们岂不是白鸟和安随便选!这样的好学校,一毕业全国各地的工作随便挑吧,都能直接当官了!”
    “这家人这么厉害?都什么情况?”
    陈文娟问的有些急切,然而牛婶压根没抓住她话里的重点,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讲——
    “可不是!”
    跟这样的人家关系好,她还有点儿与有荣焉,说话的语气都骄傲起来。
    接着又叮嘱女儿:“现在进厂当职工不容易,红啊,你今年要是没考好,别气馁,妈去给你借资料,你明年接着考。”
    牛红也心下大定:“我就是这么打算的!”
    “我都这个年纪了,不考试,进厂也难,孩子还小,总得再拼一把。”
    又看着牛婶:“妈,真要那样的话,孩子还得你搭把手。”
    牛婶家庭和睦,但如果把两个外孙女接过来,自己家人的想法也得注意着,于是就打听道:“那你们这到帝都来,能一直留吗?以后打算怎么安排?”
    牛红看了看陈建国:“你放心,现在政策放宽了,我们走之前都打点好了,这回回来就打算留在帝都。”
    “只不过安顿好了,还得回去收拾一下东西。”
    “走得太匆忙,也没敢多带。”
    牛红心想:她已经嫁人了,老住在娘家算怎么回事?
    这些年手里也攒了一点钱,就跟牛婶打听:“妈,咱这儿的房子现在多少钱呀?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这话一说,牛婶就先放心了。
    不是她不心疼女儿,但之前女儿下乡,家里头每个月寄补贴过去,儿媳妇儿一句话也没多说。
    如今儿子儿媳都在上班,每个月还交钱给她,让她带两个孙子。
    冷不丁把外孙女带过来,大红这边要是没啥表示,这不利于家庭和睦啊。
    但如果夫妻俩有定居帝都的打算,只是让自己搭把手,出个孩子的口粮,那这就好说了。
    于是她赶紧说道:“我一直帮你们打听着呢!咱们这花庄房子盖的都大,卖的人少,但是隔壁村有那小房子,也是带院子的,一两百平的老房子,800。”
    “800?”
    陈建国忍不住高呼出声。
    这也太贵了吧。
    他们下乡那地方,市区家属院小楼房也就三百多。这可是村里的平房大院子,现在可没人稀罕,怎么这么贵?
    牛婶也叹气:“咱们这离帝都近啊!一天一班车,一小时就到了。”
    “这事你们夫妻得商量好,尽快,我看这附近上学的人多,说不定还要涨价。”
    陈建国便沉默了。
    他没有家里人帮衬,之前每个月赚的那点还要贴补给陈文娟一部分,家里还有两个闺女……
    这么些年来,家里总共也就攒下不到900块钱。
    这还是因为牛红家里每个月都给的有补贴。
    毕竟当初家里是她下乡,而不是小三岁的弟弟,父母也关心着呢。
    换做一般人家,才没有这么大方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