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8章 有教无类 (二合一章)-《诸天普渡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随着洪玄机与玄衣卫士的离去,小院中终于不再剑拔弩张。
    李神光与一众文人学士,这才一拥而上,纷纷拜见。
    此时,已无人再疑洪辟是否那位引得诸子百圣共鸣的文道新圣。
    洪辟连忙道:“诸位大人,不必如此,我只是市井一小儿,哪里敢当诸位大人如此大礼?”
    李神光肃容礼拜道:“虽未能与小圣人畅谈,但这短短半夜,却已得数句圣人之言,寥寥数言,得益匪浅啊。”
    “李大人折煞小子,小子虽书读得不少,但圣人之说,如今还言过其实,”
    洪辟拱手环礼:“我名……陈辟,诸位大人直呼其名便是,实不敢当圣人之称。”
    他倒不自谦,只说如今,未说往后。
    如他所言,如今确实言过其实,可再过不久,他会让这个称呼当之无愧。
    “不然!”
    李神光正色道:“圣人之名,乃诸子百圣共鉴,出陛下金口,师出有名,名正言顺,我等怎能擅越?”
    “且以阁下之能,圣人二字,当之无愧,还请圣人不必过谦,为文道将盛,受我等一礼。”
    说罢,也不管洪辟答不答应,就率一众文人学士肃容躬身下拜。
    眼见洪辟面露无奈,谢文渊连忙道:“哈哈,这礼也见了,”
    “李大人,既然圣人不喜繁,依老朽看,便折个中,往后称一句先生足以,既足见对圣人尊重,也不令圣人为难,如何?”
    李神光眉头微蹙,还真的认真考虑起来。
    眼前之人虽是圣人无疑?    但纵观史书?    似乎诸子先圣,也还真没有当面一口一个圣人称呼的。
    可若效诸子?    称其一声陈子?    那也是不能的。
    诸子之名,不仅是有能传世的不朽精神与道理?    还有着能影响天下、足以为万世规尺的德行,和教化万民的传世功绩。
    立言、立德、立功?    有此三不朽?    方才被人尊称为“子”。
    如今这位小圣人却只是得诸子百圣共鉴,算得上是立言,称一声圣人无妨。
    功与德却未能见,当不得一个“子”字。
    而且小圣人确实年幼?    太过招摇?    也未必就好。
    李神光当即便道:“既如此,我等恭敬不如从命,便依小先生之言。”
    他一发话,别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异议。
    再者对方虽说有名有实,但毕竟是一稚童。
    话说的是学无先后?    真要让一群老头子对着一个几岁稚童一口一个圣人的喊,莫说对方别扭?    他们也有些不自在。
    “小先生,适才所言?    可是当真?”
    定下称呼,一文士才迫不及待地问道。
    他所问的?    自然是适才洪辟说要立儒门一事。
    且不说要毁洪玄机理学之说这种“大话”能否实现?    有这份心就已经足以令他们欣喜。
    至少新圣是站在他们一边的。
    洪辟点头道:“自然。”
    “可有章程?何人能入小先生门下?”
    一众文士都期盼地看着他。
    能在此时赶到这里的?    不说都是一心向学,却也是心中有坚持,醉心学问之人。
    自然想要一窥那能令诸子百圣都共鸣的文章道理。
    但学问道理,并非轻传。
    哪怕一部普通经书被人得到,也会奉为至宝,轻易不使外流,代代传家。
    世上多有人得一部经书,三两代后,便成为治学世家,书香名门。
    何况是得诸子百圣共鉴的圣道经典?
    在场之人,都还算是有德行的,还没有那个脸面开口讨要。
    但若是小圣人开宗立派,那就是皆大欢喜了。
    洪辟笑道:“束脩之礼,入我门来,听我之道,有教无类。”
    欲立儒门,便要先立根基。
    根基之始,就从一个礼字开始。
    他虽不贪图财物,却需立下礼法。
    且法不轻传,学问若是太过廉价,甚至不需要一分一毫的代价,反令人轻贱。
    “果然是上古遗风,圣人典范!”
    众文士大喜:“何时讲道?”
    “每日辰戌二时,晨暮皆可。”
    他在这大年来,每日都是如此在院中为人讲课解惑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