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6章 一览众山小!-《兵法大圣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众人对《望岳》的最后一句热议不止,项华容却抚须而笑,缓缓摇头。

    “你们都只注意‘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’,却不曾想,第一句才是全诗巅峰之笔,‘齐鲁青未了’五字,已道尽泰山之雄伟,无需后三句矣。”项华容说道。

    “门主此言,莫非是说此诗妙在开篇,而后三句不称?”

    “是也,泰山之南为鲁国,泰山之北为齐国,诗人并不学谢灵运的《泰山吟》那样用‘崔崒刺云天’、来直白地描述泰山之高之伟,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了两国居民的体验,以距离来烘托高度:即使是站在齐鲁两大国的边境,仍然能远远地望见横卧在那里的泰山……你们试想想这是何等景象?”

    在场所有人都沉入了想象之中,兵锋大6幅员辽阔,而齐鲁两国的南北边境少说也有数千里,站在这两处还能望到泰山……后者究竟有多高?

    仅仅是略一想象,五岳之、有“岱宗”称号的泰山之雄阔便跃然于脑海之中,众人顿时为之惊叹。

    “我生平阅泰山诗作无数,竟无一可以比得过‘齐鲁青未了’此句!”

    “没错,《望岳》句当真然于世!若是让别人作诗,不知要写多少字才能描述出泰山雄伟,而苏弥天却只用五字便了结,其用墨简劲,可见非凡!”

    “‘岱宗夫如何?’一句便将读者引入想象之中,而‘齐鲁青未了’一句,囊括数千里,可谓雄奇!”

    “‘青未了’三字,无诗可比,苏弥天之才,无人可及!”

    平日里不苟言笑的长老们,此刻却像是孩提见到了新玩具一般,神色激愤,雀跃不已。

    项华容微微点头,吐出一语,全诗四十字跃然而出,如一行燕雀一般,飞往武庙的方向。

    “此诗之豪雄,怎能埋没于九鼎山?我定要将它弘扬于世!”项华容心中畅快道。

    人别黄昏,夜纱降临。

    九鼎山的时限已经结束,所有仕子的心神被传送回武庙之中,而下一批入场名单正在筛定,下个月就会公布。

    南徐州,一众仕子簇拥着往枢密院外走去,当中一人正是苏仪。

    州城是主战派的天下,在场的所有人都受到了苏仪三重光环的福泽,很多人得以因此攀上更高处,获得更大容量的鼎,对苏仪的感激之情几乎溢于言表。

    韩修竹明白,这些人未来必然会成为苏仪坚定的支持者,成为他的一股隐性力量。

    期间,有人问道:“苏弥天,我等都知道你见到了九鼎的阵容,究竟是什么样的?你收了没有?九鼎究竟有多大容量?有什么特殊功能?”

    大量问题犹如连珠炮弹一般甩来,而苏仪却是平湖无波,微微笑道:“不可说,不可说!”

    众人心中好奇,犹如万蚁噬心。

    然而,当他们刚走出枢密院时,一道癫狂的喝声便滚滚扑来,响彻全城。

    “苏仪!看我取你性命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(ps:本来是励志四更的,但感觉还是有心无力,主要是这种题材的文写的很慢,流水又要上班,时间不够……九鼎山已经结束,苏仪即将迈入更波澜壮阔的征程之中,诸位战友,投点月票和推荐为苏仪助威如何!)(未完待续。)


    第(3/3)页